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唯一官方网站
民间扎刻艺术家徐艳丰大病初愈推新作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19-05-24 14:11:54

2006-09-06 16:19:05

 




高粱秆儿在庄稼人那里是柴火,是饲料,是肥料,充其量是将其用来做些诸如锅盖、蝈蝈笼子之类的小物件。然而徐艳丰却将高粱秆儿变成了艺术品,他用高粱秆儿扎刻古建筑,手下的作品精美绝伦、宏大雄阔,开创了扎刻艺术的先河,堪称是这项艺术的华夏第一人!

徐艳丰今年54岁,是河北省永清县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92年应邀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1996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美术家”称号;1996年他携作品赴西班牙巡回展出;作品“黄鹤楼”于2001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荣获“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其“永清扎刻”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候选作品。

受当地农村扎蝈蝈笼子的启发,徐艳丰11岁开始扎刻中国古代建筑。17岁时完成处女作――“天安门”全套作品。徐艳丰沉迷扎刻,疏于生计,一家人都很反对,夫妻俩还差点为此离了婚。他就在这种环境奋斗了近40年,执著追求着扎刻艺术的新境界。不幸的是,就在他的艺术得到社会各界承认,艺术水平更上层楼之际,灾难却降临了。

2002年,徐艳丰被查出患有尿毒症,20多万元做肾移植的费用让这位普通农民难以承担,陷入窘境。“就为这,我两回想去死,不能连累一家人一辈子翻不了身啊。”徐艳丰回忆说,“当时北京电视台知道我的情况后,就做了《大宝真情互动》节目,以后各家新闻媒体也为我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献爱心,我才做了肾移植手术,捡回一条命来。”每次说到社会各界对他的帮助,徐艳丰总是抑制不住激动。徐艳丰是个穷艺术家,手术成功后,为了解决排异反应,需要终生服药,而且大部分都是昂贵的进口药,仅是这笔费用一年就需要5万多元,“今年春上眼看就要断药,我没办法,就给县委书记杨文华写了信,没想到他愣都没打一下就发动一大帮企业家给我凑药费,把我今年最大的愁事给解决了。从生病住院到术后疗养,要不是社会各界都伸出援手我早完了,这命是社会给的,我只能加倍努力地干,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献给国家,回报社会。”

手术后虽然体力大不如前,但徐艳丰干劲未减,强忍着病痛,重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对他来说扎刻艺术已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责任。“只有创作出更多的新作品才算对得住社会”,这是徐艳丰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现在他的作品比以前更精致,极具艺术魅力,就连用的尺子也比以前更精确。在徐艳丰的“工作室”(也就是徐家的正房),最惹眼的便是他的新作――四合院、仿山西木塔和牌楼了。这些建筑色泽金黄,飞檐高耸。走在房间里,古亭环绕,楼阁高耸,会有一种穿越时空隧道,置身古代都市的错觉。其门窗的花饰更加精细,结构复杂、纵横交错,多而不乱。观者不禁感叹,要有怎样的耐心与灵气才能完成这惊人的工艺呢!徐艳丰的每件作品都是实物的等比微缩,一梁一柱都经过精心地削刻,一点都不比实物建筑省心。仅看流檐的一角我们就不能不叹服徐老的功力之深。就是檐头的饰品都一丝不苟、丝丝入扣。

“现在我正在搜集资料,看中国古代建筑,哪个最难扎我就扎哪个。”徐艳丰跟古建筑较上了劲。“等为2008年迎奥运准备的‘天安门’扎完后我就开始干,找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扎。”这是徐艳丰的下一个目标,我们期待着他再有惊人作品问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常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