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唯一官方网站
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得越来越好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21-03-09 16:55:19

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得越来越好

刘延东考察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侧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来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场,
看望参赛学生,并预祝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冒着近37摄氏度的高温,考察在这里举行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此次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等10个部门联合主办,是对职业教育近年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成果的检验。大赛分为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今年,各地技能竞赛的职业院校学生参赛达上百万名,来天津参加大赛的选手达3200多人。

  上午11时,刘延东来到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是高职组“产品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比赛”的赛场所在地。这项比赛的目的在于检验工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参赛选手的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水平及设备操作能力。

  刘延东首先来到设计技能竞赛场地。各省市代表队的学生有的在编写产品说明书,有的在电脑上对3D模型进行完善美化。刘延东仔细地看着他们的操作,并亲切地询问他们来自哪里、参赛的作品是什么,等等。

  设备操作技能比赛场地里,10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赛位一字排开,每个赛位内布置有电脑席、数控铣床、快速成型设备等。10个参赛队的选手紧张地操作,数控铣床切削钢材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刘延东来到黑龙江队的赛位里,微笑着问参赛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2007级1班学生马振超:“这个比赛黑龙江有多少人参加?”

  马振超回答:“有两个队,共6人,都是省里选拔出来的。”

  刘延东一边点头,一边继续问道:“你喜欢上职业学校吗?”

  “喜欢,我能学到很多职业技能。”

  刘延东鼓励他好好学习,说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随后,刘延东又和其他参赛队的选手交流,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就业情况,勉励他们学好技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走出比赛场地,刘延东顶着烈日,对大赛工作人员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覆盖全国,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参与,起点高、组织好、影响大,对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将来还要努力把这项大赛办成国际性的大赛。她指出,现在职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一定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刘延东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把提高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在教师质量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基地等方面做得更好。

  刘延东特别强调,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职业院校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有人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这个观念是不对的。行行可以出状元,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当前国家最需要的人才。这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有自豪感、荣誉感,不仅使学生学知识、学本领,还要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一个高的水准,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刘延东说:“贯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需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天津在这方面决心很大,将来要建一个37平方公里的职业教育园。这也是天津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刘延东要求,所有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志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得越来越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

  正午时分,刘延东又来到天津国际会展中心,参观第七届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技术装备及教材展览会。

  与历届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展示会不同的是,本届展示会不仅在规模上超过以往,展出面积达1.4万平方米,参展的国内外企业及出版社近200家;而且不少职业教育装备是根据近年来生产服务技术的最新发展并结合职教实训教学的特点量身设计、研发的,一些国际著名企业也带来了他们的技术和产品。

  刘延东对参加展会的教育界和企业界代表说,企业要适应职教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具等方面做好设计,为产业链发展服务;同时,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也要走出去,主动和企业合作,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

  “这一点很重要。”刘延东加重语气说道,“1加1是大于2的!”话音刚落,参会的代表热烈鼓掌。

  教育部、天津市及其他有关部委领导陪同考察。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