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当下,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总数达8000余万,这一数字甚至多于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
所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几乎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踪迹。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除了在俄罗斯之外,还形成了规模不一的唐人街。甚至有人在探秘亚马逊森林时,在雨林里都能遇到开小卖店的中国人。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工业的崛起,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中,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于是,国外的华人数量变得越来越多,彼此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但就在此时,海外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不少有出国经历的华人或中国人,也会再三告诫亲朋好友:身处海外时,切不可轻易相信同胞,因为最会坑害你的往往就是这些人。每个出国华人似乎都会被告诫“海外老乡不可信”,或者他们是从惨痛教训中得出了这样的经验。海外华人不团结,这也成了大家共有的印象。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走向衰落,华人在海外(西方国家尤甚)的地位较为低下。海外华人遭受歧视、被区别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20世纪前后,美国公然颁布了排华法案,将排华意图明目张胆地写进法案之中。即便如此,海外华人团结起来奋起抗争的事件也为数不多,逆来顺受者反而占多数。尽管如今中国经济已然崛起,工业也跃居世界首位,然而,海外华人依旧处于之前被歧视的境遇。在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华裔的地位甚至低于黑人。但华人华侨不仅未抱团,还相互歧视,将人性的丑陋展现得淋漓尽致。海外华人皆为血脉相连之人,于遭受其他民族歧视的大环境里,不管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还是基于现实生存需求,团结一心才是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那为何海外华人反倒不团结?总是被其他国家民族各个击破却从不汲取教训呢?
这是由于,海外华人尽管有着共同的称谓,并且因相同的血脉被视作一个群体,可实际上,这些近千年来从中国大陆走向世界各地分散居住的人们,除了血脉与外貌之外,相互间的差异之大甚至超过其他民族。
在海外,那些歧视你、欺骗你、坑害你的所谓海外同胞,在其内心深处,或许仅仅是将你视作肥羊。他们自身从不认为自己是华人,更不会把你当作同胞。
海外华人这一概念或许很早便已形成,亦或可以说,自国家概念产生之时起,华人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在中国商朝时期,位于朝鲜半岛的箕子朝鲜是由商朝移民所建立的。箕子显然可被视为商周时期的海外华人。
之后,伴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展、对外贸易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居住于中国境外的华人数量自然也日益增多。在唐朝走向鼎盛之时,盛唐国力强盛,文化强势,于是海外的唐朝人被称作唐人,他们的祖国也被叫做唐山,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华人沿用这一称呼。
数千年来,中国人虽不断有移居海外者,但规模总体不大。中国人大量移居海外,始于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开启中国首次海上远征之后,鉴于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海外贸易的需求,众多中国人,特别是广东、福建地区的中国人,开始陆续移民东南亚等地。
自明朝起,东南亚便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踪迹。可以说,在如今东南亚各国的开拓进程中,中国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卓著。清朝时期,清王朝闭关锁国,国内人口急剧增加,耕地严重匮乏,官府极度腐败,男女比例失调等多种因素致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求生存而选择下南洋。
自然,东南亚与中国直接接壤,且早有先辈在此开拓,故而成为中国人移居的重点地区。当时,海外华人遍布东南亚各地,甚至有大量华人凭借自身的勤奋和聪慧,跻身于当地统治阶层。
例如,郑信为泰国华裔,祖籍广东澄海,他曾依靠华侨与华人的力量,打败了入侵的缅甸军队,建立起泰国第三代王朝,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吞武里大帝。
自1840年中国近代史开端之前,确切地说在明清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华人迁移至东南亚,进而成为东南亚主要的开拓者。
然而,尽管都有着华人这一共同身份,彼时的东南亚华人更多地以地域为联结纽带。他们更信任自己的老乡,对于其他地区的人,即便同为华人,也怀有很强的警戒与防备心理。
因此,早在明清时期就移居海外的华人,相互间并不十分团结。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王朝腐朽没落,数千计的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国人的生活愈发困苦艰难,于是不得不拼死求生,冒险出海,期望在海外闯出一片未来。
当然,有些人是主动前往海外做苦力工作,还有些人甚至被欺骗、绑架到各地卖猪仔沦为奴工。
恰是在这一时期,数十万华人被以“卖猪仔”的方式送往北美,进而成为美国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关键劳力。华人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遭受诸多牺牲,助力美国建成了这条贯通东西部的大型铁路。
然而,华人帮助美国修筑大铁路之后,向来不知感恩的美国人便将华人视作敝屣加以抛弃,美国认定华人已无价值,进而出台了恶名远扬的排华法案。
清朝覆灭后,陷入战乱与军阀割据状态的民国,依旧无法为华人提供任何支撑。在军阀混战、割据的形势下,尽管满清统治者不复存在,但国人的生活状况非但没有改善,还因战乱频仍而愈发恶劣。所以,民国时期,仍有众多中国人移民海外。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众多华人前往法国、英国、俄国等国家充当劳工。国共内战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阶段,国内诸多心向国民党或者仇视共产党的反动阶层,在国民党战败后纷纷离陆而去,再度掀起海外移民高潮。
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后,大陆的海外移民曾有一段时间处于停滞状态,这一停滞期为1949年至1978年。这段时期,除公派留学生外,大陆能出国的人寥寥无几。当然,这期间并非不存在海外华人的移民现象。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陆又出现了向海外移民的高潮,其中取代大陆的移民主要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华人。
90年代,红遍全国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把当时众多国人尤其是精英阶层向海外移民的热潮展现得极为充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并不断壮大,新一代海外华人逐渐撕掉以往的滤镜,看清西方国家欺骗性宣传,认清其本质,不再像从前的华人那样对西方国家怀有敬畏并盲目追捧,而是能够理直气壮,甚至不时对西方国家予以指责。
因此,6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尽管有着共同的血脉,有着相同的根源和祖籍,然而,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里,这些华人早已依据地域、文化、所在国家、宗教信仰以及不同阶层,形成了界限清晰的团体。
例如,明清时期迁徙至东南亚等海外地区的华人华侨,尽管依然保有华裔身份,然而,为求生存,在毫无祖国大陆支持的状况下,他们只得选择融入当地民族与团体。
所以,当前在许多东南亚国家,华人数量动辄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但这仅仅是个数字罢了。不少华人不但完全忘却了自身曾经的历史,不会讲华语,甚至可能连自己是华人都未必承认。
而自近代鸦片战争爆发至清朝灭亡期间移民海外的华人,彼时中国处于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时期,所以这些华人不断遭受西方国家及其民众的歧视。
因此,这些人通常从事底层工作,薪资微薄,且常常以地域为纽带抱团取暖。在海外,他们在话语权、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等方面都极为薄弱。
这些人大都选择努力生活并融入当地,所以,这些人的子女,特别是三代之后的后代,多数都彻底成了不会说中国话的香蕉人。
民国时期移居海外的华人又分化出不同阶层。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移民海外的华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资本家、国民党统治阶层、地主阶层以及仇视共产主义者的后代。
这些人对新中国怀着根深蒂固的仇视态度。所以,他们移民海外后,不但对祖国大陆毫无好感,还会配合西方主子肆意污蔑、谩骂、诋毁祖国大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海外移民主流、掌握一定话语权的港澳台移民,也有着同样的思维方式。
这些人,不管是处于蒋介石统治地区,还是西方殖民者统治地区的华裔,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比大陆要高一些,并且在被西方国家有意拉拢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所以,无论是面对祖国大陆民众还是其他华人华侨,他们都莫名地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甚至,这些同样遭受西方国家歧视的港澳台移民,还变本加厉地去歧视和压榨其他华人华侨,成为海外华人华侨不团结、喜好内斗的主要推动者和破坏者。
即便到了现在,港澳台地区的华人华侨中,“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这种情况仍然是主流。可以说,在海外有许多大陆人被所谓的老乡欺骗,其中相当一部分老乡就是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后代。
当然,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有更多的人选择到海外留学、生活和工作。
然而,随着祖国大陆的崛起,人们的经济状况得以改善,不再囊中羞涩,也无需仰人鼻息,再加上接受了国内良好的教育,于是,这些人具备了老一辈华人所欠缺的自信。
这些自信涵盖经济自信与文化自信,因此,他们无需先天在西方国家面前低人一等,更不会敬畏西方国家。
出国以后,他们并未发觉西方国家有何令人震撼之处,而这些人,才是真正挺直腰杆、能够平视乃至俯视西方国家并且最为爱国的人。
因此,从数百年海外华人移民的历史中能够发现,不同阶段的华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且即便处于同一时期的华人移民,由于地域、港澳台的区别以及所实行制度的不同,华人也被划分成了界限分明的类别。
这些人相互间常常不但缺乏团结一心的意愿,还相互歧视,如此情形下,即便同为华人华侨,又怎会团结呢?